自上周五日本发生地震和海啸造成一些核电厂关闭之后,类似事件促使受地震影响地区需要更多的煤炭。
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煤炭经营扩大规模,提高素质的要求,适应该省煤炭工业发展新形势需要,适时调整了全省煤炭经营企业的经营规模的标准,在关于申领《煤炭经营资格证》有关事项的通知(晋煤经发[2010]1014号)中进一步明确了煤炭经营企业规模经营的新标准。通过储售煤场经营的,年经营量由1万吨提高到5万吨。
适应该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对全省储售煤场进行合理规划布局,下发了关于制定《储售煤场布局规划》的通知(晋煤经发[2010]971号),目前各市正在按照省煤炭经营监管要求,在对现有储售煤场企业清理整顿基础上,制定各自的储售煤场布局规划。合理规划设置储售煤场,对于引导和规范煤炭经营企业有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加强全省煤炭经营监管工作,依法规范煤炭经营秩序,该省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25号令的规定,制定出台了《山西省〈煤炭经营监管办法〉实施细则》(晋经能源字[2005]438号),明确了各级煤炭经营资格审查部门职责、煤炭经营企业准入条件、煤炭经营资格审查程序、日常经营监督管理、违法经营罚则等内容。通过铁路运输经营的,年经营量由3万吨提高到20万吨。按照构筑总量适度、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煤炭经营主体体系的基本目标,以及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基本功能定位为基础,以转变发展思路为先导,以结构优化为重点,与煤炭发展战略相适应,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从促进山西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全国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能源需求出发,制定了《2006-2010年山西省煤炭经营发展规划》,有力的指导和促进了全省煤炭经营企业的结构调整。
山西省主要开展以下工作:一是结合山西实际,科学制定实施十一五煤炭经营发展规划。煤炭铁路经销贸易企业注册资本由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人民币,并具备储煤筒仓等相应条件或者30个以上货位的煤炭发运站点(包括铁路专用线、煤炭集运站)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储存、装卸、加工、发运等设施。山东能源集团十二五时期的目标是,力争实现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进入世界500强,成为国际化、现代化的大型能源企业。
2015年,全国将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煤炭产量占全国的65%以上。据介绍,十二五时期,山东将重点发展壮大山东能源集团和兖矿两大煤炭企业集团,地方煤矿企业由163家重组整合到60家以内,生产总规模将达到3.44亿吨。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卜昌森说。河南煤化集团、河北冀中能源的经济总量分别跃居全国煤炭企业第二位和第七位。
经营单一、缺乏核心技术和高端人才,仍是制约能源发展的瓶颈煤炭集团大重组,山东不是先行者。山东能源集团的组建,是顺应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是增强山东煤炭企业对外资源开发能力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山东能源集团组建后,六家企业的法人地位不变。据统计,去年山东全省产煤1.5亿吨,从外省调入近1.5亿吨。神华、中煤煤炭产量分别超过3亿吨和1亿吨,重组后的焦煤、同煤、陕煤、龙煤均已超过5000万吨。省管煤炭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产业链条较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安全生产压力增大等问题,越来越难以安全稳定保障全省能源供应。
山东煤炭占全国2.2%的储量、4.6%的产量、9.9%的消费量,产煤大省、耗煤大省、资源小省的矛盾日益突出,煤炭供需缺口不断增大。3月21日,由六家煤炭企业重组而成的山东能源集团在济南揭牌。2010年,全国前10位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煤炭产量占全国总量的29.63%。从长远看,该集团的成立,也是其加速产业扩张、增强话语权和竞争力的必然一步。
这种格局,使山东能源集团与兖矿集团可以在产业布局上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牛克洪介绍,经济大省山东,也是能源特别是煤炭消费大省。
对于山东这样一个产煤大省,同时也是耗煤大省,山东能源集团的成立,恐怕不只是为解决其能源供需缺口而设的权宜之计。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在揭牌仪式上说。
卜昌森说,山东能源集团基础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等走在全国前列,体量虽大,综合来看,却未能摆脱一煤独大的状况,经营比较单一,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高端人才,是制约山东能源发展的瓶颈。山东煤炭重组终于尘埃落定。其中,七大基地包括济宁、菏泽、黄河北三大省内基地和陕西、内蒙古、新疆、云贵四大省外基地。煤炭企业规模小,后备资源不足,集约经营是发展趋势集约经营是煤炭产业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同时,国家发改委即将发布的《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将继续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鼓励煤炭企业之间进行跨区域、跨所有制形式的兼并重组,发展先进与淘汰落后并举。新组建的煤炭集团以8300多万吨的煤炭产量,稳居国内大型煤炭企业前5位。
业内人士估算,这意味着,届时山东能源集团煤炭年产量将达到两亿吨,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鲁南煤炭战略研究院院长牛克洪认为,组建山东能源集团,有利于山东煤炭企业集中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优势,形成合力,由单体变集群,把行业优势拓展为区域整体优势,对于山东的省内能源需求,将起到重要的保证作用。
集团将在发展煤、电、油、气等产业的基础上,积极进军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领域。据有关部门预测,2011年山东省煤炭总需求量为3.1亿吨,其中从省外及国外调入将达到近2亿吨,外调比例超过60%。
将在发展煤、电等基础上进军新型能源领域山东能源集团由新矿、枣矿、淄矿、肥矿、临矿、龙矿六家企业重组而成,性质为省属国有独资公司,集团总部设在济南市。据了解,六家煤炭企业重组,冠名并未局限为煤炭集团,而是能源集团,其战略用意在于,实行以煤为基、适度多元发展方针。
注册资本为100亿元,资产总额1200多亿元。组建大的能源集团,是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据了解,在国家政策推动下,产煤大省内蒙古、山西、黑龙江、陕西、河南等12个省(市、区)相继组建了大型煤炭集团。原来的重组方案中,一度包括先后在澳大利亚大举收购并拥有15亿吨煤炭储量的兖矿集团,但考虑到兖矿的雄厚实力和规模,及其同时在上海、香港、纽约三地上市的实际,如将其组合进来,进度会很慢,最终方案并没有兖矿。
据了解,山东能源集团将稳定和强化国内三大战略区域 以及七大基地规划布局,适时开发国外战略资源卜昌森说,山东能源集团基础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等走在全国前列,体量虽大,综合来看,却未能摆脱一煤独大的状况,经营比较单一,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高端人才,是制约山东能源发展的瓶颈。
业内人士估算,这意味着,届时山东能源集团煤炭年产量将达到两亿吨,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河南煤化集团、河北冀中能源的经济总量分别跃居全国煤炭企业第二位和第七位。
据统计,去年山东全省产煤1.5亿吨,从外省调入近1.5亿吨。集团将在发展煤、电、油、气等产业的基础上,积极进军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领域。
山东煤炭重组终于尘埃落定。经营单一、缺乏核心技术和高端人才,仍是制约能源发展的瓶颈煤炭集团大重组,山东不是先行者。同时,国家发改委即将发布的《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将继续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鼓励煤炭企业之间进行跨区域、跨所有制形式的兼并重组,发展先进与淘汰落后并举。山东煤炭占全国2.2%的储量、4.6%的产量、9.9%的消费量,产煤大省、耗煤大省、资源小省的矛盾日益突出,煤炭供需缺口不断增大。
据了解,六家煤炭企业重组,冠名并未局限为煤炭集团,而是能源集团,其战略用意在于,实行以煤为基、适度多元发展方针。新组建的煤炭集团以8300多万吨的煤炭产量,稳居国内大型煤炭企业前5位。
将在发展煤、电等基础上进军新型能源领域山东能源集团由新矿、枣矿、淄矿、肥矿、临矿、龙矿六家企业重组而成,性质为省属国有独资公司,集团总部设在济南市。其中,七大基地包括济宁、菏泽、黄河北三大省内基地和陕西、内蒙古、新疆、云贵四大省外基地。
组建大的能源集团,是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煤炭企业规模小,后备资源不足,集约经营是发展趋势集约经营是煤炭产业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